貧困問題是制約社會發展 一個重要問題,經過多年 扶貧開發攻堅努力,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 減貧成效,但我國仍有逾7000萬貧困人口,“十三五”中湖南有465萬貧困人口待脫貧。隨著《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 實施,中國農村扶貧開發進入以片區開發為主戰場和以著力提高貧困人口 自我發展能力為重點任務 扶貧攻堅新階段。旅游業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 作用,是第三產業 龍頭和國民經濟 支柱,被譽為永不落幕 “朝陽產業”。2009年12月1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 意見》中提出將旅游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 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更加滿意 現代服務業。2012年湖南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設旅游強省 決定把旅游業作為全省支柱產業來培育和打造,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湖南省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提出大力發展貧困地區文化產業,推進文化與旅游 融合發展,合理開發生態文化旅游資源,培育文化旅游品牌。2016年3月30日,湖南省委、省政府召開了 旅游發展大會中指出“突出惠民富民要求,增強旅游業對脫貧攻堅、改善民生 帶動作用”,把旅游業 發展作為扶貧工作 重要抓手。貧困 原因是異常復雜 ,其受到經濟、社會、文化、制度、政策、地理環境以及家庭個體等多方面因素 影響。從家庭個體角度來看,地區 人口素質低下、觀念落后是導致貧困 主要原因之一。貧困人口 素質低下主要表現為受教育 程度低,掌握 知識量少,具備技能少,使得他們難以打破傳統和習慣,觀念落后,接受新 生產、生活方式以及大多數新事物、新現象 能力很弱,自我提升 能力也很弱,從而也影響到他們 就業與發展 機會和后勁力量。對于這種因知識和技能缺乏造成 貧困者稱之為“知識貧困”。從我國社會扶貧工作 形式上來看,社會扶貧工作主要依靠開發、救濟救助和社會保障,開發式扶貧是扶貧工作 根本。我省在一些旅游資源豐富 貧困地區發展鄉村旅游是開發式扶貧 新方法和新業態,契合當前我省農村 主要發展現狀,扶貧工作具體操作可分為經濟扶貧和教育扶貧兩種。經濟扶貧旨在通過經濟手段幫助貧困地區貧困人口改善貧困面貌,擺脫貧困。其手段可以是經濟救濟,也可以是經濟建設和產業發展。經濟扶貧更注重解決當前現有問題,尤其是經濟上 救濟式扶貧,可以有效地緩解貧困 個體或地區眼前困難,但只能起到短暫作用,難以長久 維持,雖治標卻不治本,不能根本上解決問題,甚至還有可能會增強被幫助者 依賴性,形成惡性循環。旅游扶貧是經濟扶貧 一種方式,它主要是通過在貧困地區發展旅游產業,發揮旅游 帶動作用,促進貧困人口脫貧致富。教育扶貧是指通過加強對貧困人口 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及專業技能 教育與培養,逐步提高貧困人口自身 生產、生活能力,以增強貧困人口自身 "造血”功能,從而使其實現依靠自身 力量擺脫貧困 目標。教育扶貧可以根本性地改變貧困個體和地區 狀況,它可以幫助受助對象獲得自我生存與發展。 能力,可以實現讓被幫助者達到自給自足、豐衣足食酷航自由行推薦 效果,從而從根本解決問題貧困。隨著我省旅游業 蓬勃發展,發展鄉村旅游是旅游扶貧 主要形式,而鄉村旅游 長遠發展依賴于具有旅游專業知識和技能 當地居民。為徹底改變貧困地區 現狀,提高貧困人口 “造血”能力,實現旅游扶貧 目標,旅游教育扶貧應是旅游扶貧工作 重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探索旅游教育扶貧工作新方向:1、聯合旅游院校,教助貧困學生,培養高素質 旅游專業人才將經濟扶貧和教育扶貧 有機結合,對報考旅游院校和旅游專業 貧困地區學生實行減免學雜費及政府發放生活補貼等方式解決眼前上學與生活困難問題。通過旅游專業知識與技能 教育,培養具有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 旅游,富有創新精神 旅游新生力量,解決貧困地區學生 后期發展 問題。同時,引入企業助學、工學結合等方式在教學中將旅游行業和課程設計相互銜接,既有助于減輕貧困學生 經濟壓力,又在實踐中加強對專業知識 運用,為學生旅游職業 發展奠定良好 基礎。教助貧困學生不僅提高了貧困地區人口素質也為旅游業。 發展培養大批優秀 專業人才,保證了旅游業健康地、持續地發展。鼓勵優秀貧困學生畢業后能回到家鄉,利用自己所學 旅游專業特長反哺家鄉,幫助家鄉人民發展旅游、脫貧致富、服務地方建設。2、依托地方旅游職業教育,送教下鄉,建設鄉村旅游實踐性人才隊伍旅游扶貧。 主要手段是發展鄉村旅游,鄉村旅游 主要經營者和服務者是當地 農戶,這些農戶文化素質低、思想觀念落后、服務意識淡薄。眾所周知,鄉村旅游 內容包含了吃、住、行、游、購、娛各個方面,這些內容都離不開旅游服務人員,而當地 農戶世代為農,猛然轉身從事旅游接待管理和服務,缺乏專業 旅游接待服務知識和正確 管理、服務理念,勢必會影響到這些地區旅游 健康持續發展。貧困地區發展鄉村旅游 需要建設一支懂經營、有技能 當地酷航自由行規劃 旅游人才。近來,“陽光工程”對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提高農村勞動力發展取得卓有成效 發展,這為我省旅游教育扶貧提供了寶貴經驗。貧困山區普遍文化素質低、方言各異、交通不便,適用于本土化 教學方式,這需要發揮地方 職業教育 特色和作用,送教下鄉。首先,我省 貧困地區基本上是使用本地方言交流,在教學語言上需要運用本地方言,便于村民們理解。將普通話教學和方言結合起來,使村民能夠使用常用 普通話進行旅游接待服務,消除旅游接待中和游客 溝通障礙。其次,在教學時間和教學設計上需要迎合村民們 生活作息和習慣,選擇在村民們閑暇之時進行教學,保證旅游培訓 參與度和有效性。再次,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握村民們 心理狀態和接受能力,深入淺出,科學安排教學內容,既使村民們樂于接受,又維護專業培訓 系統性。同時,在教學中要將旅游經營實踐和服務實踐結合起來,幫助村民們能夠學以致用,樹立良好 經營管理意識和服務意識,提高村民們“造血”能力。3、政企校農四位一體,推進旅游教育扶貧縱深化發展創新體制,以政府為龍頭,科學規劃鄉村旅游,加強政府對旅游教育扶貧 支持引導作用,企業、院校、農民積極參與,協調一致,縱深化發展。調研分析劃定發展鄉村旅游 貧困地區,結合各地區酷航自由行景點 旅游實際,優化旅游教育扶貧 深度,在旅游教育扶貧聯合體系下,創新和完善現有 運作機制。實現政府信息,企業 力量、院校師資、鄉村發展 最佳對接和有效整合,發揮各自 使命和功能,提高教育扶貧 效率,使旅游扶貧工作落到實處,幫助貧困農民創造財富。文趙勇為(湖南師范大學旅游學院)(責任編輯:湖南省王秀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