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點拾。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 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 風險請自擔。 點擊上方藍色小字關注我們 互聯網是家裝電商的最終方向: 2014年筆者就思考過家裝電商 認為互聯網必然會改變家裝行業的液態。回頭看 這個觀點在今天還是沒有改變:1)裝修行業充滿了信息不對稱 朋友甚至開玩笑說是一個“反欺詐”的過程。不斷要有裝修隊 包工頭 建材商等討價還價。中間環節也非常多;2)人口結構開始變化。85后開始的人群越來越看重體驗和服務 愿意為好的服務付費。而且年輕人都不愿意去找線下裝修隊 自己監工這種痛苦過程 更相信網上流量和評價;3)ARPU非常高 單客戶價值極大。基本上普通裝修少說上萬 很多都是十幾萬以上。而且 雖然裝修基本上是一次性消費 但卻是家居購買的重要入口。因為要配套;4)越來越標準化的需求。雖然裝修一定是個性化的 但是過去傳統裝修給用戶的選擇太多了。面臨幾百種門窗 地板 墻紙等選擇氣密窗 外推式 任何消費者都會迷失。所以相對“個性化”的標準選擇是趨勢。 況且對比美國 中國家裝的空間更大。美國其實家裝就是賣賣建材 做大的是HomeDepot這樣的建材零售商。因為美國人從小就住House氣密窗 高cp值 人工也很貴 大部分人都自己會修修補補。中國人相反 雖然過上好日子才30年不大 大部分人都養成了Doitforme的習慣。而且現在的年輕人更加嚴重 都不愿意動腦子。所以他們非常需要“增值服務”氣密窗 外推式 不僅僅是建材 而是全套的家裝解決方案。整個中國家裝是5萬億的市場 空間非常大 還是很可能出大市值公司的。 過去家裝電商的幾個問題: 14年到現在 也有各種各樣的公司在互聯網風口下進入家裝電商。但是真正做好的非常少 讓大家對家裝電商一度也失去了信心。然而市場空間那么大 又符合互聯網“打破中間環節和信息不對稱”的特征 依然有很大的互聯網改造空間。我自己觀察了一下 家裝電商沒做好的原因基本是幾條:1)沒有做到標準化。畢竟裝修師傅不同 流程管理很難。最后樣板房和真正裝修出來的完全不同 質量把控不到位。而且由于是互聯網的宣傳 最后很容易壞公司口碑(以前只是壞這個師傅的口碑);2)家裝電商是典型的O2O 兩個O都要強 光有一頭的流量是沒用的。以前的籬笆網就是失敗案例。當年身邊所有人裝修都是上籬笆網 但光有線上流量卻沒有線下實體 導致籬笆網只能做做團購 后來就逐漸沒落了;3)傳統的信息撮合只是互聯網1.0 價值在不斷下降。類似于土巴兔這種。真正的家裝電商2.0要打通信息 交易 裝修 服務整個閉環。 家裝電商2.0: 最近研究了一下最早做家裝電商的齊家網 其商業模式已經發生轉變。之前齊家網主要做的是“信息撮合交易” 這個帶來的是信息透明 但沒有做到去中間環節。去年開始。 這家真正的家裝電商開始切入到2.0。公司不僅僅是信息撮合平臺 更是打通整個裝修到交易和服務的閉環。這里比較關鍵的就是O2O中將固定房租成本去掉。比如上門美甲這種 為什麼能便宜?因為傳統美甲中 店面租金服務是大頭。把固定成本去掉后 將利益分給了消費者和商家。 另一塊就是標準化。通過ERP系統管理 讓整個流程分成400多個節點 每個節點去量化 專業人士做專業的事情。這個大家都想做 但需要好的系統和經驗。而且還有一個好處是 設計 施工 建材的利益鏈條分開了。以前設計師其實就是銷售 忽悠消費者應該用什麼建材。現在分開后 設計師真的是設計 不能從其他環節獲得分成。施工方面 施工隊和包工頭也不能偷工減料 因為齊家會用第三方監管機制。最后在建材這一塊 全國建立倉庫。這一塊是最頭痛的。裝修的物流都是黃沙水泥 很難做好。所謂的F2C是沒有那么容易做到的 要看一個企業對于供應鏈的管理能力。這個是很重資產的 需要建立大量倉庫。 家裝電商長期方向:硬裝標準化 軟裝個性化 我個人認為 花3個月空閑時間研究如何裝修的日子已經過去。 長期看 硬裝會走標準化的道路。現在的消費者“越來越懶 越來越無腦”。不愿意去頭疼怎么裝修了。未來硬裝中的地板。 門窗 廚房和衛生間會逐漸標準化。消費者通過軟件來實現個性化需求。 對于未來的家裝電商巨頭來說。 如何能夠輸出標準化的產品 流程和品質是最關鍵的。因為裝修依托線下服務 任何裝修隊都受制于地緣的局限性 不是書本 3C這種標準化的產品。所以系統化 流程化的管理是關鍵。這個絕對不能紙上吹牛。如何將裝修做到標準化 讓每個不同區域的裝修都擁有一樣的品質。如果做不到 互聯網也會迅速毀滅這個公司的聲譽。 堅信家裝電商會出下一個京東: 2014年的時候 我認為家裝電商會出下一個京東 目前我依然這么認為。過去大量劣質裝修的起來主要是行業野蠻生長 也是受益于過去十年房地產市場需求崛起。未來整個房地產從增量逐步過渡到存量 裝修對于服務和標準化的要求越來越高。十年前 電商改變了零售行業 現在電商也會改變裝修行業。核心依然是標準化的服務 產品和流程輸出。誰能抓住家裝電商這塊“互聯網蛋糕” 就必然成為下一個100億美元市值以上的互聯網公司。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點拾(責任編輯:柳蘇源HN0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