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磁磚清潔 |
提供磁磚,浴室磁磚,進口磁磚,合理的磁磚價格,亦有磁磚清潔服務 |
|
|
|
|
|
|
|
最新消息 |
首頁 最新消息 |
|
|
|
|
|
|
|
體驗台南,不盡然只靠吃。愈來愈多人跟著老樹、老建築和老手藝遊台南,深刻體會常民文化裡的樂活精神。
日本人稱台南為樹林之都,《黑瓦與老樹;台南日治建築與綠色古蹟的對話》作者王浩一,經常背著相機穿梭在台南大街小巷,最令他著迷的,是府城殖民風貌的建築和綠蔭盎然的老樹,他認為,「若說每個城市都有一個代表色,那麼台南,應該就是沁人心脾的暖綠。」
也有人受到傳統工藝師傅感動,例如旅遊達人游智維,紀錄保留老手藝,改建謝家老宅成民宿,並掀起老房子風潮。
在尋覓充滿老台南味的榻榻米和蚊帳時,他發現台南老師傅的細膩和執著,媲美日本京都工匠職人精神。百年振發茶行、60年的合成帆布和泉興榻榻米,堅持手工和回收再利用,很符合樂活的永續綠色概念。依傍老樹而生、在地人推薦的私房老店──阿烏咖啡、奉茶和西瓜音響,也有別出心裁的綠色好點子。
「這是個適合人們做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日子的好地方。」帶有貴族血統的台南國寶作家葉石濤,曾熱情萬分地形容這個城市。 以下7個私房景點,讓你見識悠然過日子。
振發茶行 復古味手工紙包茶葉
手工紙包茶葉,是老台南人的喝茶記憶。
木架上一罐罐深褐色,寫著「金花」、「天遊」、「福頂」等毛筆字的錫製大茶桶當背景,89歲頭髮花白的茶行老闆嚴燦城,佝僂著背,眼神專注,「啪!啪!啪」雙手麻利地用宣紙把茶葉包成稜角分明的長方塊,5分鐘一包,整齊排列在玻璃櫃裡,像是準備郵寄出去的小包裹。
振發茶行從1868年創立迄今傳承四代,是台南最早賣茶的地方,也是全台灣最老的茶行。
嚴燦城的父親早逝,在兩位姊姊幫忙下,他18歲就接下家族茶行事業,從選茶、烘焙到包裝一手包辦,並深諳台南的飲茶文化發展。
「喝茶是呷飽( 吃飽)營營(閑)聊,悠哉悠哉的興趣,」嚴燦城笑說,以往喝茶代表一種清靜的生活方式,對老輩人來說,能夠在家裡泡茶聊天,是生活中的享受。
他也觀察發現,喝茶有南北差異,譬如較多北部人偏好清爽綠茶,較多南部人則愛濃郁的烏龍茶。
綠茶是生茶,是剛採下來「活靈靈(生生)的茶葉,」嚴燦城生動比喻說,未發酵的綠茶或青茶,口味清淡帶花香,像生魚片要趁新鮮立刻吃。南部人偏好發酵過的紅茶則像「日式醃魚」,口味重,適合有喝茶習慣的人,烏龍、鐵觀音屬這類,他自己偏好三分火輕烘焙的烏龍茶。
嚴燦城對茶葉小心呵護,問起如何保存茶葉,答案竟然出乎意料的環保──用完的奶粉罐。他說茶葉怕光怕潮,玻璃罐會透光,錫製奶粉罐最好用,洗淨擦乾拿來存放茶葉,密閉效果好,又兼具隔熱、避光和防潮效果,遠勝過其他的昂貴容器。「爺爺很挑剔,」在旁幫忙的孫女嚴聆甄說,單是包茶葉的宣紙就換了好幾家,要紙質好可吸濕,包起來很順手才行;另外,阿公也要求愛漂亮的她,包茶時不準「擦香水抹粉」,以免影響茶葉香味品質。
採訪中間,騎腳踏車來買茶的人沒少過,爺孫倆時而交替包茶的手也沒停過,儘管如此,他們不忘對來客寒喧問暖,順道奉上一杯剛泡好的茶,這是老店的體貼。
合成帆布包 一針線一釘釦全靠手工
喝茶是居家悠閒的,帆布書包則是年輕歲月的衝勁和夢想。
近60年歷史的「合成帆布」,承製台南縣市最多學校的書包,曾就讀台南一中的導演李安,也曾買過這裡的書包送給兒子。
帆布書包在台南叫「冊包」,十分耐用,店裡特製的龜型扣一按就開,車邊的手工縫線分明、長短不齊,有種令人喜愛的質樸美感。二代接班人許勝凱說,近10年來因塑膠包興起,店裡做書包的訂單少了一半以上,他們改作訂製包,強調「一個也做」的個人化服務,譬如有學校訂作帆布公文袋,可重複使用,節省紙張浪費。
「一個帆布包包可以用十幾年,」許勝凱說自己最喜愛的帆布包,背到脫線也捨不得丟,就像店裡的白鐵招牌,佇立35年未曾更換。
純手工製作的帆布包,一個要花費14小時,不少人勸許勝凱提高單價,這麼辛苦卻只賣幾百塊划不來,「可以啦,這樣就夠了,沒麼(餓)到就好了,」他謙虛地說,有人喜歡就好。
店門前80多歲的阿嬤坐在小藤椅上用鐵鎚釘釦子,阿嬤說以前因為學校來做書包,全家才有飯吃,即使現在只剩下一個學校要做書包,「我們就會繼續做下去。」
心存感激,老店對於人情的看重,早已密密縫進每個設計簡單的帆布包裡。
泉興榻榻米 多鋪一層報紙揪甘心
榻榻米散發稻草清香,展現了常民生活的綠色智慧。
稻田收割後,剩餘稻草曬乾做成榻榻米底,加上燈心草為鋪面,成為吸濕透氣的天然材質地板和床墊,這也是目前最夯、對人體健康有益的綠建材。
泉興榻榻米店有60多年歷史,是全台南僅剩的四家榻榻米店之一。
22歲有雙大眼睛的李宗勳,剛退伍就接下爺爺李金水的榻榻米工作,迄今兩年他樂在其中。李宗勳搬起18公斤的單人床大小榻榻米墊易如反掌,平放、對齊、掄起裁刀像切三明治一樣切邊,發出「磬磬磬磬磬……」的切草聲。
做榻榻米的程序很費工,就像是做日本的押壽司一樣,層層疊疊鋪上一層報紙、草蓆鋪面,四邊用深色織錦包起,然後用鐵針縫好,歷時約25分鐘。「以前我做一個就要兩小時,」李宗勳不停擦著流下來的大滴汗珠說,剛開始學練針縫線就花了三個月,手掌還因為針刺力道太強而受傷,後來才慢慢開始做裁切和丈量。
83歲的爺爺早年跟日本師傅學做榻榻米,在當時是很精緻的手藝,工作雖然很辛苦但生意很好,收入比當時的警察還要高。
如今做榻榻米的人愈來愈少,除了日本料理店、道館和打坐的蒲團之外,幾乎很少人使用。但爺爺李金水還是會帶著他到客戶家裡丈量尺寸,細心地做出完全符合地形的整片榻榻米。爺爺特別交代榻榻米要加一層報紙在裡面,「這樣比較不會潮濕長青苔,」李宗勳說,這是爺爺自己發明的防潮祕訣。平時用乾布順著榻榻米紋路擦乾淨就好,保養簡單容易。
「阿公你擱妹去兜位(要去哪裡?)」李宗勳的哥哥有其他工作,但一有空就往店裡跑,用摩托車載著阿公到處去客戶家裡丈量,店面很小又沒有冷氣,卻不時充滿爺孫輩三人的抬槓笑鬧聲,是個有幸福味的榻榻米店。
西瓜音響Pub 供應西瓜和老回憶
百萬音響佐紅酒啃西瓜,這間深受在地藝文人士喜愛的另類pub,是台南老字號的夜店──西瓜音響(又名雞屎山學院)。
位在有60年歷史的老房子,一樓掛著「記者之家」招牌,現在是下圍棋的地方,門外大葉欖仁樹下,堆著一顆顆橢圓形的綠色大西瓜。
留著小撮長髮,綽號「西瓜」的老闆吳應麟兼賣西瓜和高檔音響,手機號碼就用立可白寫在西瓜皮上。
沿著旁邊的樓梯拾階而上,一屋子滿滿的舊傢具和古董寶物,恍惚以為來到老台南博物館。新舊交陳、中西交錯的衝突,在這裡形成一種特別的平衡。
入口處有石獅子和石雕佛像坐鎮,中間擱著一台銀白色的MAC手提電腦。供桌、電子琴、旁邊橫著一塊廟裡的門版;高腳椅、皮沙發和台灣木板凳,各自拼湊圍成一區,在昏暗燈光下,有種回到鄉下奶奶家的熟悉感。
老房子事務所負責人游智維說,老闆很阿莎力,有次他看到一組沙發很喜歡,老闆要他直接搬回去,「再撿回來換就好了,」他很豪氣地說。
店裡全採自助式,愛聽什麼音樂自己放,啤酒、紅酒自己拿,大桌上的綠色玻璃罐,免費供應蠶豆和餅乾等小點心。當然,老闆的拿手冰西瓜切盤也是下酒小菜。
難得藉採訪之便,可在不營業的午後一探究竟。
店裡有扇大窗戶,望出去是綠葉閃動,風景極好。坐在高腳椅上聽著蔡琴唱台語老歌「思慕的人」,低沉嗓音透過高檔音響顯得餘音繚繞,一遍遍迴盪在安靜的屋裡。
帶著貝雷帽的老闆弟弟偏著頭坐在窗前,就像是張懷舊的黑白老照片。咬下一口冰鎮多汁的西瓜,彷彿過濾掉所有的煩躁紛擾,只剩下單純清明的好心情。哎,真想賴在這裡不走。
奉茶連鎖茶店 尋找不污染的外帶杯
接近傍晚,我們到氣象觀測所對面的「奉茶」老店晃晃,看那開得一樹燦爛的紫花風鈴木。
紫花風鈴木像是一串串的倒掛風鈴,風一吹,色彩鮮豔的花瓣紛落,如同下了一場紫紅色花瓣雨。
「奉茶」所在地的老房子,正是老闆葉東泰花1 0年時間「等」來的。穿著唐衫的葉東泰有著詩人氣質,他說當年坐在氣象站的階梯上,竟發現對面老房子的格子窗在向他「眨眼睛」。他很想租下房子,但按鈴、寫信給屋主沒有迴音,直到數年後偶然發現屋主要搬家,才順利租下老房子。
茶館維持原有的屋樑木結構,留下「會眨眼」的格子窗,引進溫暖光線。此外,他也把老師傅的畫作運用在茶葉包裝上,做出創意的「神明茶」系列。
譬如藥王神農氏配的是苦丁茶和包種茶,因為「良藥苦口」。玄天上帝是北方神明、玄黑之王,因此就用20年的老烏龍茶。媽祖代表母親,因此選用金萱茶,一則是母親花象徵,二是有淡淡奶香。
特別的是,最近三年他更舉辦浪漫的「封茶」活動,將家裡的茶葉回收再利用,讓老茶和記憶相伴。方法是把每年多餘的茶葉和當時的心得、想法紀錄下來,一起封入罐中,十年後再開封。每年做一罐,「那以後每天你都有十年老茶可喝!」他呵呵大笑說。
除了對老東西的堅持,葉東泰對環保的重視,也令人印象深刻。
他堅持外帶茶品用紙杯取代塑膠杯,減少對環境危害。
「這是最後無奈痛苦的選擇,」他說塑膠不會分解,但至少紙杯可回收,污染減少許多,「幸好我去海邊淨灘時,沒撿到我家的杯子,」他開玩笑說。
本來他想改用玉米杯當外帶杯,但玉米杯熔點低,夏天放車內很危險,而且成本太高,無法大量使用,他一直期盼,未來能有更環保的選擇。
阿烏咖啡店 只用素起司做三明治
除了老行業外,台南人對生活和專業的堅持,木質地板保養
木地板打蠟在小店也看得到。孔廟旁的阿烏咖啡,伴隨著一大欉百年金龜樹,溽暑裡涼風徐徐,對生的樹葉翻動,就像鼓著翅膀的金龜子舞動在樹叢間。
餐點以素食三明治為主,營業時間只到下午五點,「我們是用純素的起司,」說話溫和的小鬍子老闆,緩緩從吧檯底下拿出一本英文版的食物專書解釋說,一般起司含凝乳酵素(Rennet)是牛胃做的,他特別去找不含凝乳酵素的素起司,成本貴一點,但他覺得較安心。烤三明治配上素起司、番茄、香蕉、花生醬,一口咬下,鹹中帶甜,香軟酥脆,豐富層次和口感令人驚喜。
新裕珍餅舖 不可錯過台式小甜點
游智維大力推薦,充滿濃濃懷舊風的餅店。
門口玻璃櫃裡,一盤盤被堆疊得整整齊齊、小山高似的台式小點心,像藝術品一樣,成分多半是糖、麵粉、雞蛋和豆沙,餡料及口感扎實,配茶或咖啡最對味。
新裕珍已有50年歷史,早期做生日蛋糕和各種節慶糕餅,現在專賣小西點,由於甜而不膩深受歡迎,其中有款橢圓形硬幣大小的白色泡芙,酥軟可口,是店裡熱賣商品,和五星級飯店色彩繽紛的法式點心「馬卡龍」有異曲同工之妙。 |
|
|
|
|
|
|
|
|
|
|
|
|
|
|
|